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机构 > 实验室简介 >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发布日期:2012-11-13浏览次数:字号:[ ]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2年开始筹建,2005年通过验收并向国内外开放。在韩启德院士领导下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两次接受教育部评估,结果均为“优秀”。 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杨宝峰院士,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王宪教授。

一、研究方向

针对我国重大心血管疾病,实验室以心血管基础研究为核心密切联系临床多学科交叉,从基因-蛋白-细胞-整体和群体五个不同层次上综合研究机体代谢调节的机理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开发可用于病变防治的新技术和药物新靶点。

主要研究方向:

1揭示重大心血管疾病新的危险因素

2阐明心血管内源性保护机制以及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3明确心血管损伤与修复的机制

4深化重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靶点的基础研究

二、研究队伍

重点实验室由相应学科带头人负责的25个研究室组成,现有固定人员6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资助者9人、博士生导师29,以及相应的副教授、讲师和辅助研究人员,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基金委“创新群体”称号。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朝气的科研队伍。

三、项目基金情况

2008-2011年获基金项目情况100项,资助金额共10089.08万(约1亿)。其中“9735个课题(1684.5万), 863课题1项(78万),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2项(1060万),国家自然基金对外合作与交流6项(758万),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5项(1105万),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500), 国家自然基金杰青项目1 (200),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6 (1345), 教育部博士点和人才计划等基金10项(223.3万),北京基金项目10项(164万), 985-II2项(1376万),985-III3项(1163.92),其他8项(431.36万)。

四、研究成果

2008-2011年,以第一作者和/或责任作者署名的文章共计213篇,影响因子总数为726,平均因子数为3.41。其中影响因子在10以上(含)的文章有3篇;影响因子在5以上(含)的文章有62篇;申请专利8个,目前已获得专利授权2项;国内外奖项51项,其中国际奖2个,国家级4个,省部级14个,中国生理学会2个,地区级1个,校级28个。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

2006年以来,重点实验室先后参与了9项重大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

六、特色支撑平台

重点实验室组建了8个公共平台,包括新型心血管疾病模式动物平台、小动物心脏和血管功能检测平台、形态影像学检测技术平台、生化与代谢平台、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平台、蛋白质组学暨代谢组学公共平台、心血管医学生物信息学技术平台以及国际标准化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技术平台。这些平台向国内外研究人员开放,采取接收进修生、协助培养研究生和合作课题的方式,所需费用由接收进修生、研究生的研究室负责人负责解决。

 

地址: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邮政编码 :100191

电话01082801443

E-mailxwang@bjmu.edu.cn

网址cvkeylabs.bjmu.edu.cn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